2023疫情最新消息今天,全球各地的疫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各种传染病不断出现新的挑战。你可能会在新闻中看到一些令人担忧的消息,也可能会有一些好消息传来。无论如何,了解最新的疫情动态,做好个人防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全球疫情的最新情况。

韩国口蹄疫疫情升级

韩国最近再次出现了口蹄疫疫情,情况比以往更加严重。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通报,全罗南道灵岩郡一家养牛场在2023年5月14日发现首例口蹄疫病例,随后几天内,该地区的确诊病例数量迅速增加,截至5月16日,确诊病例已增至5例。韩国政府决定将相关地区的口蹄疫预警级别上调至最高级,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口蹄疫是一种在牛、羊、猪等偶蹄类动物间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患病动物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口腔内黏膜及蹄部起水疱并溃烂。口蹄疫较少传染给人,但若与患病动物接触过多,人也可能被感染。韩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宰杀涉疫养牛场的所有牛,以及提前执行全国口蹄疫疫苗接种计划。

全球免疫工作面临威胁

在世界免疫周到来之际,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联合发出警告,全球免疫工作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威胁。错误信息、人口增长、人道主义危机和资金削减等因素阻碍了免疫工作的进展,致使数百万人面临健康风险。

世卫组织发布公报说,可用疫苗预防的麻疹、脑膜炎、黄热病等疾病的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以麻疹为例,自2021年以来,全球病例数量逐年增加,这与新冠疫情期间及之后许多社区免疫接种覆盖率下降有关。据估计,2023年麻疹病例为1030万例,较2022年增长20%。过去一年来,138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麻疹病例。

公公报指出,这些疫情正值全球资金削减之际。世卫组织最近评估结果显示,在100多个国家中,近一半国家的疫苗接种活动、常规免疫服务和物资获取因捐助资金减少而遭到中度至重度干扰。未接种常规疫苗的儿童人数近年来也在持续增加。据估计,2023年全球约有1450万儿童未接种任何常规疫苗,高于2022年的1390万和2019年的1290万。

坦桑尼亚马尔堡病毒病疫情结束

坦桑尼亚官员称,该国自2023年以来暴发的第二轮马尔堡病毒病疫情已经结束。世界卫生组织13日称,坦桑尼亚当日宣布,自本轮疫情最后一名确诊病例死亡后,该国已连续42天未报告新增病例。这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宣布马尔堡病毒病疫情结束的标准。

马尔堡病毒病是由马尔堡病毒引发的一种严重病毒性出血热,症状包括高烧、头痛、肌肉痛、腹泻、呕吐、出血等。今年1月,世卫组织发布声明说,坦桑尼亚西北部与乌干达接壤的卡盖拉地区疑似暴发马尔堡病毒病疫情。该组织13日说,此轮疫情共报告2例确诊病例和8例疑似病例,10人均已死亡。

巴西圣保罗黄热病疫情加剧

巴西圣保罗州的黄热病疫情愈演愈烈,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在2023年的第一季度,圣保罗州的黄热病病例骤然激增,确诊42例,其中24人因此失去了生命。此情况不仅反映了当前公共卫生的严峻形势,也引发了人们对黄热病的关注和对疫苗接种的重视。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症状包括发热、肌肉疼痛、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导致肝脏损伤和其他致命并发症。病例多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雨季。这意味着,随着气温升高和降雨增多,黄热病的传播风险也随之增加。

圣保罗州的疫情愈演愈烈,尤其集中于坎皮纳斯市,该市报告了31例确诊病例。这一地区是否存在蚊虫滋生的环境,以及当地的卫生和防疫措施是否到位,都是影响疫情扩散的重要因素。在全球范围内,黄热病疫情时有发生,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后果可能会更加严峻。

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界卫生组织在2024年8月14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病,传染源包括猴痘患者及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猴和猿等灵长类动物。既往猴痘疫情主要在非洲地区流行,但自2022年后逐渐扩散至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

猴痘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接触传播、家庭内密切接触传播以及医疗机构内接触传播等。